目前,我国包括冠心病、脑卒中、心力衰竭和高血压在内的心血管病患者约有2.3亿,每年有30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,平均每分钟就约有6人死于心血管病。《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0》显示,我国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率仍呈增长趋势,防治现状堪忧。与2002年相比,2008年我国城市地区冠心病死亡率上升2.31倍,农村地区上升1.88倍。城市心肌梗死上升2.40倍,农村地区上升2.84倍。心血管疾病,已经成为威胁健康的“头号杀手”。
胸痛中心建设势在必行
“急性胸痛”是急诊科常见的就诊症状,涉及到多个器官系统,与之相关的致命性疾病包括: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(ACS)、肺栓塞、主动脉夹层、张力性气胸等,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的生命健康,快速、准确鉴别诊断是急诊处理的难点和重点。
中国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路径研究显示,我国ACS治疗存在明显不足。一是患者求治延迟明显,从症状出现到入院诊治在二级医院为5小时,三级医院长达8小时;二是诊疗流程不规范,20%的患者出院诊断可能存在错误;且只有1/3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(STEMI)患者接受了再灌注治疗,接近60%的低危患者接受了介入性的检查和治疗,而2/3的高危患者没有接受介入检查;三是临床预后差。ACS患者院内事件的发生率,高于国际发表的注册研究数据,二级医院尤为明显,心力衰竭的发生率达到18%。
北京市的一项关于STEMI急诊救治现状的多中心注册研究结果显示,我国STEMI治疗存在明显不足。北京地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再灌注治疗比例为80.9%。其中15.4%接受了溶栓治疗,65.5%接受了急诊介入治疗。平均开始溶栓时间(D2N)为83分钟,入门-球囊时间(D2B)为132分钟。只有7%接受溶栓患者D2N时间<30分钟,只有22%的患者D2B时间<90分钟,与美国心脏病学院/美国心脏协会(ACC/AHA)指南推荐的D2N时间(<30分钟)和D2B时间(<90分钟)相差甚远。
以上研究显示,我国急性胸痛的诊治流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,治疗规范亟待完善。为改善急性胸痛诊治流程中的不足,简化治疗流程,在我国推广胸痛中心建设势在必行。
胸痛中心优化诊治流程
对于心血管疾病突发的患者,每一秒钟都弥足珍贵。如果患者得不到及时救治,后遗症多例如中风,如果早治疗,后遗症就少,物理康复就可以了;如果抢救时间晚的话,可能出现偏瘫,要大量的服药,大量的辅助治疗才能帮助恢复。胸痛也一样,如果是急性心肌梗死的话,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就会引起心肌功能衰退、死亡,病人生命质量下降。
胸痛中心是为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出的概念,通过多学科合作,提供快速而准确的诊断、危险评估和恰当的治疗手段,对胸痛患者进行有效的分类治疗,从而提高早期诊断和治疗ACS的能力,降低心肌梗死发生的可能性或者避免心肌梗死发生,并准确筛查出心肌缺血低危患者,优化了诊治流程,达到减少误诊和漏诊及过度治疗,以及改善患者临床预后的目的。
国外医疗实践表明,胸痛中心通过评估患者,分类治疗,提供早期快速治疗,优化资源的利用,有利于规范医疗人员的救治行为,可以有效地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,从而提高病人的安全性,提高救治率。
我国胸痛中心的建设,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,但发展势头似乎很强劲,许多综合性医院或者专科医院都正在或即将启动胸痛中心建设项目;胸痛中心建设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。
胸痛中心建设有利于规范医疗人员的救治行为,优化心血管疾病诊治流程;有效地减少急性胸痛患者的漏诊和误诊,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去筛选并分流患者,保证患者在有效的时间内得到诊治抢救,进而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和救治率。
--科讯网
版权所有 © 常州市久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.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2011729号-1